端牢粮食、能源两个“饭碗” 让高质量发展“更坚韧”

发布时间:2024-04-19 14:07:04 来源: sp20240419

  实现高质量发展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那么,高质量体现在哪?高质量发展和过去的发展模式相比,有哪些新的特点?

  今天,来聚焦关键词“更坚韧”。只有更坚韧才能有足够定力应对今天更加错综复杂的风险挑战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保持定力,增强信心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,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。”

  南繁育种人:“追逐太阳” 育出好种

  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,我们就有了应对风险挑战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定力。种子是粮食的“芯片”。要端稳中国饭碗,就必须攥紧中国种子。

  在海南的三亚、陵水、乐东一带,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坐落于此。这里光热资源充足,种子可以实现加代繁育,新品种的选育周期大大缩短。这片26.8万亩的土地,繁育出了全国70%以上的农作物新品种。每年冬春,数以千计的农业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聚集于此,育种、制种。可以说,哪里阳光好、温度高,哪里就是他们的试验田,因此,他们又被称为“追太阳的人”。余新桥便是其中的一员。前不久,他带着团队从上海来到海南陵水,继续“节水抗旱稻”的育种研究。

  余新桥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,利用南繁的土地专研水稻育种工作已经有40年了。每年冬天,余新桥都会带团队到这里进行育种栽培。他所在的育种团队以前是研究传统水稻的,后来转而研究节水抗旱稻。

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余新桥:我们国家有将近70%的地是中低产田,产量上不去的原因是干旱。传统的栽培方式是漫灌。大家都知道,脚踩下去冒泡,那是甲烷排放。种节水抗旱稻可以减少90%以上的甲烷排放。

  余新桥团队研发的是一种适合种在旱地、坡地、盐碱地的节水抗旱稻品种,因优良的特性可以实现少水少肥的绿色栽培,同时易种植好成活。研究初期虽然成果优势凸显,产量比传统的旱稻增长了2~3倍,但与水稻的产量相比,还是有不小的差距。为此,余新桥用了9年的时间,进行了18次水田、旱田交叉选育。

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余新桥:(早上)8点开始就要守在地里面,要观察一根穗子是什么时候开花。从苗苗开始,一直到整个生育期到成熟期,就是要日积月累地在田里面去观察它。

  日积月累地观察,从数万份改良材料中进行选育,余新桥团队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种子资源,并成功培育出节水抗旱稻的30余个品种。

  2016年,农业部将节水抗旱稻正式纳入了“水稻家族”。2020年,团队研发以“旱优73”为代表的节水抗旱品种大面积应用,田间表现抗旱性强,米质优良易种植,旱种旱管条件下平均产量达600公斤以上,获得了“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”。好的种子出来了,下一步就是推广种植。但让农户改变传统种植方式,并非易事。

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余新桥:我们当时有4个人背着蛇皮袋,大概80斤种子,到安徽凤阳一个村里面去。第一次进农户家里去时,我说你种我们的节水抗旱稻,这个可以跟小麦一样种。农民直接把我们轰出来了,说是骗子,“水稻水稻,你没有水叫什么水稻”。

  面对困难,余新桥并没有放弃。他找到村里的一家种粮大户,决定跟他签协议,用“收成”说话。

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余新桥:一亩地保证550公斤产量,低于这产量我赔给你,但是你一定要按照我的栽培方式来种我的稻。那个农户勉强接受了,我们也不停地派人过去指导他怎么做。

  这户人家一共种了5亩稻。在农技人员的悉心指导下,当年的产量达到了每亩600公斤左右。

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余新桥:等稻子成熟时,我们开了一个现场会,老百姓也一传十,十传百。第二年就逐步地几十亩、几百亩、上千亩逐步地扩大(种植面积)了。

  如今,全国节水抗旱稻年推广面积超过500万亩,每年增加粮食产量65000万公斤,节约水资源20亿吨。主要集中种植在淮河流域、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、西南部分地区,在安徽省连续多年杂交稻推广种植面积排名第一。

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余新桥:我们育种的品种出去,最开心的就是到老百姓地头去,看我们生产示范的一些情况。因为你看到自己的“小孩”茁壮成长了,真正给农民带来了丰收、带来了喜悦,这是我们最开心的。

  中国碗装中国粮 中国粮用中国种

  年复一年辛勤奔波,坚韧不拔扎根土地,正是这些“追太阳的人”的坚守,给了我们端牢饭碗的底气。目前,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%以上,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%,已经做到“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”。

  我国能源供给和储备体系不断完善

  除了粮食,还有一个饭碗也必须端牢,那就是能源。因为能源是工业粮食。近些年来,从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,我国能源供给和储备体系不断完善。

  在传统能源领域,今年8月,我国最大油气田“长庆油田”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6000亿立方米。

  11月,中国石化“深地一号”跃进3-3井,成功从地下9432米处获得高产油气流,刷新了亚洲最深井纪录。

  在海上,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已全面进入“超深水时代”。就在本月,“深海一号”二期项目压力最高的开发井A12井完成钻井作业,刷新国内深水开发井压力等级纪录。

  在清洁能源领域,去年12月,单机容量世界第一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,建成世界最大的“清洁能源走廊”。

  今年5月,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“海油观澜号”成功并网投产,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。

  一系列能源成就和技术突破,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的重要体现。

  用握在手里的技术 造驰向世界的轮子

  保持定力和韧劲,既是我们从容应对风险和挑战的“法宝”,也是我们以持续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
  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高不高,对推进高质量发展很关键。近年来,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“小巨人”企业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,加速释放出发展的大能量。

  位于山西的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,是一家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生产的高铁轮、轴产品,是保证列车高速安全运行关键部件。然而十年前,我国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。为了让中国高铁穿上“国产鞋”,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开展技术攻关。这是一条怎样的研发之路呢?一起看看↓↓

  冬日的山西太原,寒风凛凛。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智能生产线隆隆运转着,不到一分钟就能生产一片车轮。

  但在十年前,开始攻关国产高铁轮、轴却充满挑战,产品标准之高,超乎研发人员想象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主任 张磊:高铁车轮有一个检测的项点,就是静不平衡值,关系到高铁车轮在高速运转时候的稳定性。产品要求是25克·米,我们开始干的时候,是50克·米左右,难以达到高铁产品的要求。

  静不平衡值越小,就意味着高铁车轮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越小,稳定性就越高,因此对生产工艺要求极其严格。关键机床、关键工艺的加工精度,必须达到0.01~0.02毫米,大约是一根头发直径的五分之一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主任 张磊:当时国内没有国产的产品,都是引进国外的技术,而且国外对技术封锁比较严,我们从中拿不到任何对标的参数。

  高铁轮、轴的生产,欧美国家比我国早起步了15年。所以最初,我国的高铁轮、轴产品只能依赖进口。

  虽然产品进口到了我国,但是当时国外公司针对我国进口的高铁轮、轴,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。国内技术人员可以观察产品外表,却不能用专业工具测量具体参数;可以目送它在轨道上飞驰,却不能对它的材料进行拆解分析。即便是已经报废的车轮,国外公司都要进行回购,一片也不会留给我们。

  中国需要自己的高铁技术,太重等国内企业,开始瞄准这项“卡脖子”技术。2013年,太重集团成立了专门的轨道交通设备公司,组织技术攻关,下决心拿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铁轮、轴技术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主任 张磊:我们当时底子比较薄,当时搞这个高铁项目的技术人员屈指可数,有的专业就一名技术人员。

  没有图纸参考,没有数据借鉴,研发团队带着决心,踏上技术攻关之路。

  我国地域辽阔,南北方气温差甚至有50℃,高铁列车要行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。车轮材料硬度要高,寿命才能更长;同时还要保证韧性,满足任何温度下的运行安全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高级工程师 高康:同时提高这两个指标,就非常困难,它是一个矛盾体,一个跷跷板的关系,一边高就会一边低。

  要提高这两个指标,涉及十多个环节。金属元素多一分少一分、温度高一度低一度,都可能产生“蝴蝶效应”,影响性能。研发人员要从上万种工艺的排列组合中,找出答案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高级工程师 高康:我们团队成员都非常坚强,永远不放弃。基本上在特别紧张的时候,他们都吃住在实验室。经过一次一次失败,不断重复试验,最终终于找到了非常合理的方案。

  攻坚克难 国产高铁车轮性能全面赶超国外

  2015年,研发团队历经上百次试验,终于找到最合适的材料方案,让高铁车轮可以同时具备良好的韧性和硬度。但是,如何把理论数据转化为产品实物,还需要继续攻克生产制造的难题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高级工程师 高康:高铁产品制造,不仅仅需要材料和工艺,还需要锻造成型。像这一部分模具,就是锻造出高铁车轮产品必不可少的工装工具。在最开始肯定是没有现成模的具可用的。

  高铁车轮的锻造模具不是现成的,科研团队前后试制了100多件模具,经过不断改进优化,终于在2016年,使用合适的模具,造出了合格的高铁车轮。2017年,太重轨道公司成功拿到中铁检验认证中心(CRCC)认证,并开始批量装车试验。

  而那个关系车轮运行稳定性的静不平衡值指标,研发团队由曾经的50克·米,已经降低到了15克·米,大大优于25克·米的要求标准。无论是韧性还是硬度,上百项性能数据全面赶超国外同行业企业最先进水平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主任 张磊:我们的产品在各项性能指标,包括运行状态,都优于国外产品,这个我们非常自信。

  目前,公司生产的轮、轴产品的一次合格率达到99%以上,太重轨道公司也成为全球唯一的轨道交通用车轮、车轴、齿轮箱及轮对的全谱系全系列全流程研发制造基地。

  不久前,太重轨道公司在全球最严苛的德国铁路认证评价中,成为国内首家拿到Q2供应商等级评价的公司,这是非德国本土企业能够拿到的最高评价。现在,公司生产的轮、轴产品,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,占全部订货的40%以上,其中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占比80%以上。

 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工艺室高级工程师 高康:每当我们出行乘坐高铁的时候,我就告诉我的孩子,我们这个高铁的车轮,就是爸爸制造的。小孩就特别高兴、特别开心,我也感到特别自豪。

 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 驱动之双轮

  主动把握住粮食安全、能源安全,给了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。企业科研创新、久久为功的韧劲,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。那么,怎么看“更坚韧”这样的新特点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?

  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副教授 郝栋: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、驱动之双轮。安全和发展是有机统一体,安全是发展的前提,不安全会对发展带来极大冲击,甚至会使发展难以为继,没有安全的发展是不稳定的、脆弱的。同时,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,没有发展的安全是短暂的、不牢固的。所以,无论是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的手中,中国人的饭碗里要装中国人的粮食,还是我们不断推进供应链、产业链体系更加坚韧,都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措施。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,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安全,通过高水平安全来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。高水平安全要把安全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。发展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,就需要通过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等高质量方面的发展来补齐,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,使发展更加坚韧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【编辑:张子怡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