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峰度冬电力供应有保障 最高负荷较同期增1.4亿千瓦

发布时间:2024-04-27 00:33:28 来源: sp20240427

  随着北方地区陆续供暖,全社会用电量不断攀升,冬季电力保障工作受到广泛关注。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国最高负荷较去年同期增加1.4亿千瓦,出现较大幅度增长。从目前掌握数据来看,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总体有保障,局部面临一定压力。

  需求增长加快

  今夏,全国最大负荷和日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,较去年峰值高出约5000万千瓦、15亿千瓦时。度夏期间,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24个省级电网负荷累计80多次创历史新高。因此,今年电力迎峰度冬也颇受关注。

  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张星分析说,“下半年以来,电力需求同比增长加快,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.9%。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,但是西北、华东、西南、南方区域的部分省份电力保供压力较大,其中云南存在一定电量缺口,蒙西可能存在一定电力缺口。此外,极端天气、主要流域来水和部分地区燃料保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”。

  虽然存在不确定性,但从基本面看,今年迎峰度冬具备较好保供基础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,当前电煤库存整体处于历史同期较好水平,水电蓄能情况也好于上年同期,综合用电需求和电力供应能力分析,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。电力供需形势偏紧的主要是华东、西南和南方区域中的部分省级电网。在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、开展余缺互济后,电力缺口基本可以消除。

 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(CECI)编制办公室发布的《CECI周报》(2023年39期)显示,电煤耗量和入厂煤量均环比回升,电厂库存增长明显。10月19日,纳入统计的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27天,周环比升高1.3天。

  煤炭运输方面,10月19日,大秦铁路完成秋季集中检修施工。此次集中检修提前4天完成,运力快速恢复,为今冬明春电煤保供夯实了基础。随着集中检修施工结束,大秦铁路日运量将快速回升至120万吨以上。

  煤电仍是主力

  电网一头连着生产,一头连着消费,是电力保供的核心枢纽。11月2日,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,一架无人机正在10千伏泉马21线附近,按照既定航线巡视。同时,国网淮南供电公司配网运检人员正在管控中心办公室内,对无人机巡检数据进行分析比对,查看设备运行状况。

  “通过开展无人机自适应巡检,作业人员仅需半小时即可上手,大幅缩短巡检周期,全面提升巡检质效。”国网淮南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石磊介绍,公司通过人巡+自适应巡检等方式,全面开展主配网设备诊断性特巡,集中力量做好重点设备检修,全力保障迎峰度冬电力供应安全稳定。

  面对电力供需不确定性,提早谋划部署是关键。张星表示,要多措并举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。要做好设备运维检修,推动电源电网项目加快建设,用好支持政策,强化要素保障,按计划抓煤电项目进度和开工投产;充分发挥大电网统筹配置能力,深挖西北、南方等区域余缺互济潜力,推动解决省间电力交易惜售等问题。

  煤电仍是保供主力。专家表示,发电企业应达到高库存水平进入迎峰度冬高耗量阶段,以应对雨雪天气对运输影响造成阶段性供应量不足。同时,有关部门要加强中长期合同履约情况监管,提高长协煤兑现,引导中长期合同履约的煤质提升。

  迎峰度冬一大重点是供暖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议,抓住供热季前窗口期,全力推进老旧设备和管网治理工作,提高设备和管网可靠性。此外,要在燃料供应的价格上,给予供热机组一定的政策性保障与优惠。

  新能源有新担当

 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.72亿千瓦,同比增长93%,占新增装机的76%。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.07万亿千瓦时,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1.3%。其中,风电光伏发电量达1.07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2.3%,超过了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。

  随着新能源装机跨越式增长,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。如何用好新能源,真正发挥其电力保供作用是关键。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。其中提到,大力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。推动系统友好型电站建设,有序推动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,逐步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可靠替代。

  在浙江省衢州市,为保障冬季电力供应平稳有序,电力部门结合地区季节性负荷特点、电煤燃气供应、水电及新能源发电预测,动态发布地区供需平衡信息,及时调整电网负荷预测和运行方式。

  “我们密切关注水电站水位、流量、降水等信息,做好顶峰、生活、农灌的合理调配,提前蓄水,上线试运行水光储余缺互济智能柔性精准调控系统,运用新技术,优化配置水电、光伏、储能等多种调节资源,完成300余座、超120万千瓦资源的聚合,实现水电、光伏、储能一体化运行调控,协调互济能力由10万千瓦提升至20万千瓦,最大限度拓宽电网调节潜力。”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周慧忠说。

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,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,要结合地方消纳形势、网架结构、负荷特性、电源结构、新能源发展等因素,科学滚动测算确定新能源配置储能的比例、规模,统一调度、共享使用,最大程度发挥储能促进新能源消纳、调峰调频、功率支撑等多重作用。 (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纪文慧) 【编辑:付子豪】